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

是拉差醬這樣做

很少泰國人會自己做是拉差醬,因為太容易買到。
但如果你自製是拉差醬,你會發現:
1、太容易了。
2、確保所有的食材的來源、品質。
3、不需要真正食材以外的添加物。
4、可以依喜好調整醬汁的口味。

以下是食譜:
1斤(600g) 會辣的紅辣椒
200g去皮的蒜瓣
100g白醋
300g水
400g糖
3-5湯匙鹽

把辣椒、蒜、白醋、水,一起打成細泥,入鍋,入糖,中火煮開,糖融後,續用小火煮到醬汁濃稠,到你喜歡的程度,試味道,加鹽到完全融化。裝瓶。
請視自己偏好調整食材比例,做出你的most  favorite Sriracha!




什麼是「是拉差」SRI RACHA?

「是拉差醬」,不是太辣、帶點酸、帶點鹹,通常呈流體(較稀的辣椒醬),多年下來,大眾化的口味已給它在各國餐桌上贏得一席之地。

其實,你可以去「是拉差」一遊。














是拉差,SRI RACHA,離曼谷不遠,有巴士可達,車程約2小時(單程,不含塞車時間)。

儘管「是拉差醬」行銷全球,但做為發源地的SRIRACHA現在仍是一個小漁村,有點破敗、有些懷舊、十分緩槾,一下車就能感受到。遊人最多處就是小港(但遊人還是不多),臨著小漁港有一排像大排檔的小餐廳,小店從濱海的泥濘架空而起,遊客看好菜色後去了鞋,踩上木板地面,憑矮几席地而坐,海風是天然的冷氣,從騰空的木板下、從四面八風吹進來,並不覺太悶熱。

吃什麼?當然是當地的生蠔、蝦蟹,有時候有嚳。料理方法很簡單,明火上烤、清燙,或乾脆生吃。沒有工法,反倒有一些清簡的況味。和它最配的,當然就是是拉差醬。

小鎮街上人潮不多,小咖啡店是有的,也十分簡單。沿著海邊走走,除了一處十分豪華的餐廳外,會發現許多民宿規格的木造小旅館,有些就建在海裡,做為房子基柱的木條上長滿了壺藤(?),如果這不是海邊民宿,我就不知道什麼才是了。

這裡和塵囂的曼谷是另一個世界,緩慢之地,真的想當閒人嗎?這裡適合住上兩天。





 












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

「烤牛馬母安」:芒果糯米






「烤牛馬母安」不是咒文,和牛、馬也沒有關係,卻是你若知道這個字,聽了就難免要流口水。

「烤牛馬母安」這個泰國字你要學起來,英文是khao niew mamuang,「khao niew、烤牛」就是糯米,「mamuang、馬母安」(母安兩個音要唸快一點)就是芒果。

38巷水果店vs.老曼谷老店

芒果糯米在曼谷街頭、百貨公司美食街、大餐廳裡都供應,台灣的觀光客最推荐的似乎是蘇空必大街(Sukhumvit)55巷口一家水果店賣的芒果糯米,很多部落格或旅遊書都會介紹,依我看,這家店地點方便,地鐵站Thong Lo下車後就可以到,當地人向它買芒果糯米的也不少,算是是水果店兼營芒果糯米和其他甜點,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不過,有些老曼谷人不以為然,他們認為在老曼谷區裡的老店(店名讀音「過巴泥」)才是王道。「過巴泥」和蘇空必38巷的水果店不同,他們是米食專家,除了芒果糯米,還做各式各樣米食點心,包括上面有肉鬆的鍋粑等,至少有60年歷史,而且只在芒果盛產時才賣芒果糯米。他們的糯米粒粒分明,芒果則精挑細選,必屬佳品。我曾經順便買了他們的新鮮芒果,果然是行家挑的,好吃也不貴。是我覺得是不可以錯過的一家曼谷小店。到大皇宮參觀之後,不妨把這裡列為順遊點和體力補給站。

這道米甜點並不難做。(當然要成一家很難。)

糯米蒸熟後,趁熱立刻拌進熬製的甜椰奶,讓米吸收椰奶,米粒要粒粒分明、鬆軟,吃起來除了甜味之外(曼谷這個甜食之都下糖下的很重),還要帶有椰子油脂的光澤,才是上選。不消說,好吃的糯米是有賞味期的,當天、甚至數小時內做成的,已經退溫但依然鬆軟如剛出爐的,才是最佳狀態。在百貨公司美食街吃到的,多半已經有點乾,不吃也罷。至於芒果,泰國幾乎全年都有,但自然是盛產期最佳。

泰國人的擺盤,是將芒果片出上下兩大片,豪爽的切大斜塊,放在糯米飯上,再淋上一點帶鹹味的椰奶、一點炸到酥的綠豆蓉,成!

但是幾乎不管是小攤或餐廳,芒果糯米都是如此盛盤。真是奇也怪哉。

如果你願意,把芒果肉儘量片出大片,切成大丁,邊角的果肉切不出大丁,乾脆切小些,糯米飯做兩層,中間夾放碎芒果丁,最上面放上大芒果丁。我覺得也是一種好吃法,一則賣相好,一則食用時糯米飯粒裡夾著芒果的香甜、果酸,才是絕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今年夏天在台灣,你也可以試試自己的芒果糯米。
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另類魚料理之道--------魚酥



炸魚酥配沙拉,一口是生蔬的清脆,一口是魚鮮的香酥,相得益彰

國的魚料理,對台灣人而言最有名的想必是檸檬魚,酸中帶點甜帶點辣,是知名度很高的泰國菜。不過泰國人做魚料理,其實方法多的很。有些料理方法,其實是把魚給「隱形」或「變形」了。

隱形或變形的方法有很多種,可以是在湯裡,湯味很鮮,卻不見魚鮮,那是因為在調理做湯的paste時,已經把去皮去骨的魚肉和各種調味料,如紅蔥頭、香菜等都打成一片,做為湯底的一部分去煨煮。有些生菜的沾醬,也用相同方法泡製,以至於雖然看起來是黏乎乎的醬料而己(通常顏色也不怎麼好看),卻因有了魚肉(有時是其他肉類)而變得相當有滋味。

但是我覺得他們最妙的做法,莫過於把魚先烤過後,去皮去骨,剝下來的魚肉浸在油裡,起一大鍋熱油,用手(當然你可以用湯匙等工具)撈起一把油乎乎的魚肉,灑進油鍋,片刻後用勺子輕輕把魚肉兜攏在一起,翻面再炸過,起鍋。

這樣炸出來的魚酥(泰文名的意思是蓬鬆的魚),魚形已經完全不可辨識,吃起來酥酥脆脆,魚味只剩十分,是搭配青木瓜沙拉的好材料。炸的時候最好不加入魚皮,顏色會變黑,也不要加任何油炸粉之類的粉類,用百分之百的魚肉,炸起來最好吃,相對的成本也比較高。

泰式烤雞—來點薑黃吧



得一般的烤雞太平凡嗎?和南洋地區比起來,我們常用的香料實在不多,通常就是蔥、薑、蒜,泰式烤雞則反應出泰國人的香料文化,而且,和其他泰國菜的醃醬料比起來,它的醃料還超級簡單。其中必有的一味——薑黃,現在在台灣一些傳統市場(包括天母)也可以買到。不試試看,就太可惜了。(薑黃粉不是不好,但新鮮的更好。)

薑黃,tumeric,也有人叫它黃薑,和我們常用的生薑一樣屬於薑家族。個頭通常比生薑小,但外形很相似,所以如果你看到裡面的肉很黃的小薑,多半就是它了。新鮮的薑黃聞起來帶點土味,微辛,但不像生薑那麼辛辣。本草綱目中說它「治風痺臂痛」,它也是咖哩粉中少不了的一味。

大蒜、香菜根、白胡椒粒、香茅草、新鮮的薑黃一起打成泥,再加上泰式咖哩粉、
魚露、醬油、鹽和一點白糖,塗抹雞的全身,如能醃一夜更佳。這個加了醬油的,是現代版本,顯然是受中國人的影響,泰國人通常是不用醬油。(泰式咖哩粉主要成份是香菜、胡椒粉、薑黃和小茴香。換句話說,你是用粉末的形式增添風味。)

香茅草和香菜、胡椒的組合,讓這道泰式烤雞泰味十足,烤出來的雞色澤金黃,則是薑黃的貢獻。還有,有沒有發現,這道菜通常不放辣椒,不吃辣的人也可以大口享用。

處理薑黃時,要小心它的「感染力」,削皮時最好戴手套,放在沾板上切塊時最好下面墊張烤盤紙,別碰到衣服,別染上它的黃,善後時就麻煩了。薑黃別放太多,一隻兩公斤的雞,20g薑黃足夠了。




烤雞外一章

現在來說一點感想,凡是我們必須用烤箱烤出來的美食,泰國人都能無時無刻在街頭、在明火上烤出來,香味更甚。想想看,剛剛烤好的沙嗲、烤雞、烤豬肉,從早到晚在城市裡放送香氣,誰能總是管得住味蕾的欲望?而在「第一時間」一口咬下烤的恰到好處的烤肉,你很難不覺得「特別好吃」。

泰國的街頭小吃,還不是只有烤肉。看看曼谷街頭,小吃攤無所不在,油炸的、快炒的、燒烤的、路邊用竹籠蒸飯蒸點心的、甜的鹹的、鐵鑊裡傳來鍋和鏟相撞的聲音……,從這方面來說,曼谷果真是freeland!(這也正是”Thailand”這個字的意思。)(曾有退休警員抗議他的同僚怠惰職務,以致攤販無限蔓延,他因此控告政府,我是從報上知道的——可見是新聞,不過我還沒有看到結果,就離開了。)

我有時候想,泰國的食物風靡全球,有很大關係是由觀光帶動的,而街頭小吃確實為泰國美食打下一片江山。

有人就說,觀光客來到泰國旅遊,即使完全不進餐廳,仍然能盡情享受泰國的美食,只要你敢在街頭獵食。而且,小吃攤通常獨沽一味,炒粿條的只炒粿條,烤肉的只烤肉,不是說「精於一藝」嗎?什麼東西每天都做,自然成為一家,所以許多在泰國的大廚(我指的是外國大廚,包括五星級飯店的)都有自己鍾愛的街頭小吃,米其林大廚David Thomps甚至特別寫了”Street Food”這本大書強力推荐。他還說,他常常吃街上小吃,但沒有拉肚子過。

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

酸辣魚隨手做



台灣做泰國菜,有些食材不易取得,但是相對於南薑、或從無到有自製咖哩醬來說,香茅因為台灣栽種的多,比較容易取得,加上自己冬天時養了一大盆香菜,還有一棵馬蜂橙,有些菜做起菜來輕鬆愉快,所以用了「隨手做」這個標題。

曾經在泰國參觀食品展,遇到泰國的生鮮食材供應商,陳列的食材五花八門,比之曼谷的大市場毫不遜色,詢問之下才知道,他的主要客戶在香港,「每天都有飛機過去」,他說。回台之後才知道香港人真幸福,我平常往來的一家東南亞食材進口經銷商,看起來規模也不小,但他們每星期也只進口泰國茄子一次,一方面,可以想見台灣新鮮泰國食材的市場規模(不太大),另一方面,也可以說明喜歡掌廚的老饕要取得新鮮食材有多麼不方便了。就以在台灣賣的「嚇嚇叫」的打拋豬肉(或其他肉類)為例,必須用「打拋葉」,而非一般的九層塔,但我到現在還沒有在台北買到過「打拋葉」。

話說回頭,眼前有一尾新鮮的鱸魚,清蒸的吃膩了,想來點爽口的。泰味的最合適。

魚清乾淨,拍乾,上薄粉,在油鍋中炸到金黃。等魚炸好的時間正好準備調味料,香茅切一點,辣椒切上一兩根,香菜來一小把,蒜片、紅蔥頭片也不可少,再拔十來片薄荷葉,馬蜂橙葉剪下幾片,切成細絲,小碗中調勻檸檬汁、糖、魚露,要濃些,和前面這些食材和一下,淋在魚身上,再撒上一把花生米,voila!香、脆、鹹、酸、辣,好魚上桌了!你看,做泰國菜是不是很麻煩?這條魚的調味料,隨便列列就快要十樣了。

但是像今天,因為手邊有這些材料,想吃就吃得到,亦無需湊和,雖然不好意思自誇自讚做起來「行雲流水」,或是「自然成章」,但一口咬進好幾種不同味道混合成的香氣時,至少要說,這種「隨手」的幸福太美好。

莊祖宜的新書《其實,大家都想做菜》中有一張照片讓我眼睛一亮(108頁),短胖的泰國小黃瓜(皮薄多汁),乒乓球大小的泰國茄子,綠的、白的都有,還有豌豆大小的泰國豆茄,綠胡椒、黃辣椒……全都在她家附近的泰國雜貨店裡(那時她住香港),什麼時候,台灣這個大家都說愛吃泰國菜的地方也能找到這樣的一家店呢?

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

魚慕司







魚慕司,還是慕司魚?我有點沒想清楚。

這道慕司魚,泰國原文是Haw Mok Pla,意思是把魚包起來烤,古早以前是用炭火,現在則多半用蒸箱,老師的食譜給了它steamed fish mousse這個名字。一般的「慕司」多半是甜點,借用在這裡,是形容這道魚料理的質地和慕司接近,只不過,慕司是這些年才有的詞彙,但是在泰國這道魚慕司可說歷史悠久,可能自17世紀開始,至今流行不衰。(我在柬埔寨看過類似作法)

我覺得慕司魚和我們的蒸蛋有點像,都是把原來的材料變形,而且變得容易入口,可說老少咸宜。

先取下魚肉,打成細細的泥,加上泰式咖哩醬、椰奶、蛋,輕輕拌到很滑順、膨鬆。放入容器時,有一點像在組裝。傳統上是用香蕉葉做成小圓盒,在底部先放上泰國羅勒(我們叫九層塔)、包心菜絲,再放入魚泥,還要淋一點椰奶、放一小撮添加香氣的檸檬葉細絲,入鍋蒸熟,可以連著容器一起上桌。用湯匙吃最方便。

慕司魚要做的到家,一是魚肉要新鮮,且不能有一點小刺,一是咖哩醬要做的香,再來就是魚泥和咖哩要調理的細緻,到……差不多就是要符合我對於「好吃的茶碗蒸」的定義:聞之淡香襲人,入口則柔若無物。可我們都知道,蒸蛋能蒸到細滑柔嫩,一碗好吃的茶碗蒸,需要多少工夫!

你也可以用其他海鮮或雞肉取代魚肉,也有人的魚慕司裡摻著魚塊或其他海鮮,換搭不同的葉,吃起來有不同的口感,感覺上也豐盛些。(例如我,我加了整隻蝦仁,在蒸到最後時放在慕司上,如圖。)早期只要用香蕉葉包著咖哩醬和任何肉類來烤,都可以叫Haw Mok,現在已經愈來愈變化多端了。